登录  
 加关注
   显示下一条  |  关闭
温馨提示!由于新浪微博认证机制调整,您的新浪微博帐号绑定已过期,请重新绑定!立即重新绑定新浪微博》  |  关闭

高高的村庄

看风穿过心情......

 
 
 

日志

 
 

家乡的端午节  

2016-06-12 01:33:37|  分类: 村庄纪事 |  标签: |举报 |字号 订阅

  下载LOFTER 我的照片书  |

 (手机拍图)
家乡的端午节 - 潇湘竹韻 - 高高的村庄
家乡的端午节 - 潇湘竹韻 - 高高的村庄


















        从结婚那年算起,放弃了每一个可以在城里看赛龙舟的机会,几乎每年的端午都是回乡下的娘家陪父母过的,我来到城里已近29个春秋,从未在城里看过一次龙舟赛。记忆里就那年生闺女坐月子没有回乡下过端午。家乡的端午节风俗有家家户户门窗插艾草与菖蒲、吃饺子、做油蒜和洗艾叶澡。
        儿时的端午节,清晨,当我们小孩子从睡梦中醒来时,发现家里的门框和窗户上已经被父母插上了绿油油的菖蒲和叶子茂盛的艾,扑面而来的艾草的清香和菖蒲的芳香带我们进入了温馨的端午节生活。据说插菖蒲和艾草也是为了辟邪和驱毒,以后一年的日子里一些虫毒和蛇类不会爬进你家里哦。

家乡的端午节 - 潇湘竹韻 - 高高的村庄
家乡的端午节 - 潇湘竹韻 - 高高的村庄




















       
       过节,第一大事就是吃,几乎全中国都在端午这天包棕子,一说是为了纪念那位写下《离骚》等不朽诗篇的爱国诗人屈原,这基本是妇孺皆知。在我们家乡,小时候的记忆里没有包棕子的习俗,隔壁村庄倒是有这习俗,可能那时太穷了,买不起棕叶吧,现在陆陆续续有乡邻也开始包棕子了,但是端午的主食还是吃饺子,这饺子其实就是馄饨,我们家乡把馄饨一向都叫成饺子。记忆里,那时的家乡还种了小麦,不像现在田地都荒芜着,家家年青人都出去打工了。每当端午时节,总有专门做饺子皮的生意人挑着大箩筐走村穿舍叫卖着“兑饺子皮哟”,然后乡人就从自家拿了新收的小麦赶来换饺子皮,或是村里偶尔有人在这天杀头大肥猪,如若没有就去邻村称点肉,也有专门的屠夫上门叫卖肉的。饺子皮、肉都置办好了,接下来就是包饺子煮饺子吃饺子。也听父母说过端午包饺子的来历,说是当时的屈子投江后人们为防止鱼儿侵扰屈子的身体,把这饺子撒入江中,让鱼儿吃食。

家乡的端午节 - 潇湘竹韻 - 高高的村庄
家乡的端午节 - 潇湘竹韻 - 高高的村庄
 
        
         记得小时候,做油蒜和洗艾叶澡也是端午节必不可少的习俗,油蒜的做法其实很简单,拿一块大小适中的肥肉串在一蔸蒜籽的茎部,肥肉恰好把蒜籽覆盖就行,这样一个油蒜就算做成,然后把它挂在屋顶,据说皮肤过敏或是被蚊虫叮咬过涂点油蒜立马就好,呵呵。到了傍晚,家家户户的长辈就开始唤回在外玩耍的小孩子回家洗澡,用艾叶熬的这一大锅水据说端午节这天用来洗澡可保整个夏天皮肤好好,不起红疙瘩,少被蚊虫叮咬。
       虽然和家乡不是隔着千山万水,自己没车过节回趟家也不容易,市区乘5路公交车至郊区转乘好难挤上去的3路中巴车再转乘好难等的小镇与小镇之间的中巴,然后步行近20分钟到家,快的一个半小时到家,慢的就要两小时才能到家,而自己开车出发不到30分钟就可以到达哦,不管节日这天挤车、转车多么辛苦,我都不会放弃在节日这天回家,父母健在,辛苦也是种幸福。


家乡的端午节 - 潇湘竹韻 - 高高的村庄
家乡的端午节 - 潇湘竹韻 - 高高的村庄
 
          


  评论这张
 
阅读(183)| 评论(31)

历史上的今天

评论

<#--最新日志,群博日志--> <#--推荐日志--> <#--引用记录--> <#--博主推荐--> <#--随机阅读--> <#--首页推荐--> <#--历史上的今天--> <#--被推荐日志--> <#--上一篇,下一篇--> <#-- 热度 --> <#-- 网易新闻广告 --> <#--右边模块结构--> <#--评论模块结构--> <#--引用模块结构--> <#--博主发起的投票-->
 
 
 
 
 
 
 
 
 
 
 
 
 
 

页脚

网易公司版权所有 ©1997-2018